1. 无缝克隆
基于重组原理的无缝克隆技术,作为新一代的克隆方法,不依赖繁琐的酶切、连接步骤,也不需要末端补平操作,通过DNA片段与线性化载体末端15~25 nt同源序列的重组,可将DNA片段克隆至任意线性载体的任意位点,载体自连背景极低,是一种简单、快速、高效的DNA定向克隆技术。
原理如下:
无缝克隆通过T5核酸外切酶沿5’→3’方向降解dsDNA,产生黏性末端,但T5外切酶并不能保证切割出5’端都一样长的粘性末端。在退火之后,无缝克隆中的DNA聚合酶会针对缺失的碱基进行添加,Taq连接酶催化碱基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,将所有缺口补齐。
具体实验流程如下:
2. 无缝克隆与传统酶切克隆的比较
相比传统的酶切克隆,无缝克隆更便捷更灵活,不受酶切位点限制,可以在质粒的任何位点进行一个或多个DNA片段的插入。
无缝克隆 | 传统酶切克隆 |
不受片段、载体序列酶切位点的限制,可任意组装 | 受限制性内切酶的限制 |
可同时无缝地拼接单一或多个片段,基因突变 | 单一片段的插入与连接 |
操作简便,时间上大大节省(30 min) | 耗时较长(1day) |
重组阳性率高 | 连接效率低 |
3. 设计引物需要考虑的因素
引物是决定PCR反应和克隆反应成败的最重要因素之一。在基因克隆的引物设计及DNA片段的扩增阶段,与常规 PCR相同。差异在于载体末端和引物末端应具有 15~25nt同源序列,由此得到的PCR产物两端分别带上15~25个与载体序列同源性的碱基。
Ø 特异性是由错配的频率决定。特异性差的引物易产生不需要的扩增产物。
Ø 扩增效率是指引物以每循环增加两倍扩增产物的最优能力。
Ø 重组效率指成功获得含有插入片段的克隆概率。
无缝克隆引物 | 原则 |
5’端同源序列 | 5’需要添加载体上/下游载体末端同源序列,同源序列长度15~25 nt,且该区域内GC含量为40%~50%时,重组效率最高 |
长度 | 除同源序列15~25 nt外,目的DNA片段扩增的引物序列最佳长度为24或25个碱基左右,GC含量含量为40% -60%为宜。 |
3’端 | 如果引物过短,在3’端具有四个G和/或C碱基可能会有帮助,尤其是用于扩增样品中的所有cDNA或gDNA的通用引物,但添加这些碱基可能增加基因特异性引物的非特异性扩增。 特别注意引物不能互补,尤其是在3’末端,防止一对引物内的同源性。 自身互补性(如,在上游引物内)可导致发夹结构的形成,发夹结构可在茎部有四个G/C碱基对和环内有三个碱基时形成。 注意: PCR的产量通常取决于PCR引物的3’端。引物间形成二聚体会降低扩增效率。 |
3’端序列特异性 | 引物应该对要扩增的目的基因有特异性。 BLAST搜索可以用来寻找同源性区域。 |
重复碱基 | 引物中二核苷酸重复的最大次数为4次(如ATATATAT)。 |
Runs | 避免长的单个碱基(大于3个)重复序列,否则可能造成移码或错配。 |
单插入片段引物设计公式:
5’-上游载体末端同源序列+酶切位点(可删除)+目的基因特异性正向配对序列-3’
5’-下游载体末端同源序列+酶切位点(可删除)+目的基因特异性反向配对序列-3’
多插入片段引物设计公式:
5’-上游载体末端同源序列+酶切位点(可删除)+目的基因特异性正向配对序列-3’
5’-前一片段末端同源序列+后一片段目的基因特异性正向配对序列-3’或5’-后一片段同源序列+前一片段特异性反向配对序列-3’
5’-下游载体末端同源序列+酶切位点(可删除)+目的基因特异性反向配对序列-3’
4. 载体与插入片段的获取方式
线性化载体:
Ø 选择合适酶切位点,进行单酶切或双酶切处理,胶回收获取线性化载体;
Ø 在载体上设计反向PCR扩增引物,对载体进行反向扩增,胶回收获取线性化载体。
注:
酶切位点建议选择无重复序列且GC含量均匀的区域进行克隆,当酶切位点25 nt区域内含量为40~60%时,重组效率最高。
载体酶切一定要完全,否则未切开的载体会影响后续阳性克隆的鉴定。
经双酶切进行线性化无需去磷酸化,经单酶切则建议去磷酸化,防止载体自连影响重组反应,导致克隆失败或阳性克隆率下降。
插入片段:
Ø 设计特异性引物,以质粒、基因组DNA或cDNA进行PCR扩增目的基因,PCR产物纯化回收或胶回收获取插入片段。
注:
推荐使用高保真的聚合酶进行扩增,以减少扩增突变的引入。
若PCR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为特异性扩增产物,可直接使用,但加样体积应不超过总反应体积的20%。
5. 克隆失败或阳性率低的优化
Ø 引物设计不正确:具体设计参见引物设计原则,重新设计引物。
Ø 载体线性化:载体线性化不完全可直接影响重组反应,建议增加限制性内切酶用量,延长酶切时间,使用胶回收纯化酶切产物。重组反应载体加入量过少,引起克隆失败,建议增加反应中线性化载体量。制备的载体中含有重组反应抑制物,抑制反应,建议线性化载体进行胶回收纯化,纯化产物用ddH2O洗脱。
Ø 插入片段:以质粒、基因组DNA或cDNA为模板进行扩增时,使用高保真的聚合酶进行扩增,以减少扩增突变的引入。以质粒为模板进行PCR扩增时,可以使用已经线性化的质粒作为模板。对PCR产物进行胶回收纯化,防止杂质粒污染及非特异性产物的不正确插入。建议插入片段回收用ddH2O洗脱。
Ø DNA片段比例不佳:载体与插入片段的加入比例影响重组反应,建议按照试剂说明书推荐的最适用量和比例配制反应体系。
Ø 感受态效率:感受态细胞转化效率应大于108cfu/μg,且加入重组产物的量需要小于等于感受态细胞体积的十分之一。